安化乡紧紧围绕区域整体发展和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两个核心”,积极探索将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公共资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形成资产收益,通过权益资本化和股权化,开辟了贫困村、贫困户从中获取资产性收益的扶贫长效机制精准脱贫路径,确保全乡建卡贫困户中“失能弱能”等特殊贫困户建立稳定收入来源,让村集体和贫困户共享扶贫产业发展红利。
一、基本情况
安化乡实行乡村旅游商铺入股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共有三个,即民族民间活动及烤烟蔬菜育苗场地扶贫入股项目、商铺扶贫入股项目和三家蔬菜育苗场地入股项目。其中:民族民间活动及烤烟蔬菜育苗场地规划建设面积51748平方米,投入市级财政补助资金200万元、县级财政补助资金203.22万元,2016年1月建成民族民间活动场地32523平方米,烤烟蔬菜育苗场地19225平方米;商铺扶贫入股项目占地面积690平方米,投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75万元,2016年12月建成商铺11间,建筑面积492平方米。2016年12月实现分红3万元,受益贫困户25户;2017年12月实现分红6.6万元,受益贫困户55户。
二、主要做法
一是精准优选项目,保障资产收益。为确保项目实施后,尽快获得收益并在项目持续期内拥有稳定的回报,我们按照“建得了、有效益、能持续”的总要求,充分分析了安化浓郁的民族特色、禀赋较好自然资源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条件,通过到石林等地考察,聘请专业机构规划设计,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最终确定了“依托安化民族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在发展乡村旅游上寻求突破”的发展思路。选取了安化社区具有商业开发价值湾村湾土地和具有自然资源条件的晖喃箐土地进行合作,共同建设民族民间活动及烤烟蔬菜育苗场地、商铺入股扶贫项目,找准了资产收益扶贫与乡村旅游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有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由短期“输血”向长期“造血”转变。
二是集体折股经营,领航产业发展。为了保证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安全,依法依规进行,我们对项目实施主体严格要求,必须具有扶贫责任担当,管理规范、运行良好、能够保障持续收益;通过遴选实施主体、调研实施项目、选择实施地点和项目评审,最终确定安化社区作为实施主体。安化社区以集体土地资产入股的方式自己当业主,通过签订《安化彝族乡民族民间活动及烤烟蔬菜育苗场地、商铺入股扶贫项目资产收益管理使用和折股量化协议书》《安化彝族乡民族民间活动及烤烟蔬菜育苗场地、商铺入股扶贫项目资产委托管理协议书》,明确贫困户以民族民间活动及烤烟蔬菜育苗场地使用市、区级扶贫专项资金403.22万元,商铺入股项目使用省级扶贫专项资金75万元;合计上级扶贫专项资金475.22万元作为贫困户集体资产,按照30%的股权折股;安化社区以流转的60亩土地、经营投入按照70%股权折股。
三是收益保底分配,精准动态管理。制定《安化彝族乡民族民间活动及烤烟蔬菜育苗场地、商铺入股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到户到人分配办法》,建立健全收益保底机制,每年分红不低于3万元,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项目经营情况,提高分红数额。瞄准全乡建档立卡的411贫困户、1472人贫困人口中收入低于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失能弱能”贫困人口,运用集体收益中的民生兜底资金予以精准帮扶、救急救贫,确保全乡“失能弱能”等建档立卡特殊贫困户同步脱贫,确保全面小康的进程中不落下一人。为确保精准扶贫,对参与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贫困户分红不是一定终身,若贫困户脱贫后,根据当年村“两委”评议和村民、党员代表会议表决公示无异议后的低于国家贫困标准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其分红通过一事一议方式重新安排给其他返贫户,或全部贫困户实现脱贫后,转归村“两委”作为集体股,收益部分作为村集体收益,投入公益事业,合理调整参与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实现精准分配。2016年实现分红3万元,受益贫困户25户的基础上,2017年实现分红6.6万元,受益贫困户55户。
四是滚动发展产业,夯实脱贫支撑。要切实解决“长贫难顾”的问题,产业支撑最关键。安化社区坚持每年提取部分集体收益纳入产业发展基金,滚雪球式地循环投入、发展产业,发挥集体资产乘法效应,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更大收益,全村生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发展后劲更强更足,贫困户扶贫受益分红更有保障,提高了扶贫资金风险防范能力.
五是加强资金监管,规范档案管理。建立完善资金监管体系,实现资金监管全覆盖。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落实专责人员加强对项目实施主体的财务监督,收益纳入村级财务,按照民主理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统一资金管理、银行账户、报账程序、公开财务、档案管理,按程序审批,确保资金安全。实施主体要做好全过程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
三、取得成效
一是长期发挥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扶贫攻坚不是一锤子买卖,必须考虑后续、兼顾长远。对年老体弱、无劳力、残疾以及因各种意外再次返贫的特困群众,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形成贫困户资产股权量化,打破了扶贫资金‘大水漫灌’的传统模式,一改过去“一投了之”现象,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和精准程度,能够长期发挥作用,形成贫困户增收纽带。
二是兜底了“失能弱能”特殊贫困户。建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收益与农户增收致富利益联结机制,拓宽缺劳力、缺技术和丧失劳动能力等自主创收能力受限制的农村贫困人口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用活财政资金,盘活农村资源,激活农民积极性,搞活农村经济。
三是壮大发展了集体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公益设施和方便适用的基础硬件。资产收益扶贫的成效,不仅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已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通过村集体对资产收益扶贫的探索,有了集体经济这座“金山”,社区在交通、水电、阵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加得心就手,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四是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资产收益扶贫赋予产业扶贫新内涵,由原来的“资金到户”变为“股权分红”,把“扶贫资金”变成了“下蛋鸡”,实现了“钱生钱”,既撬动了社会资本,又培植壮大了优势产业,依托民族民间活动及烤烟蔬菜育苗场,2017年新年成功举办了安化彝族乡新春斗牛节,扩大了安化的影响力。依托商铺扶贫入股项目,举办了安化彝族乡火把节,向前来参加火把节的2万多游客展示了安化美食。安化社区、光山村委会、早谷田村委会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了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推动了安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整个区域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江川区安化彝族乡统战民宗办公室 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