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多点信息报送系统
  • 回 家(归来又见故乡云) ——台湾云南同乡会交流参访团赴滇之旅之二

    来源:云南省委统战部联络处 2015-01-05 15:50:00

      带着同样的乡情,带着同样的乡音,带着厚重的思绪,回来了……20141013 50名台湾云南同乡在台北云南同乡会蔺斯邦理事长、南投云南同乡会李克之理事长和台南云南同乡会潘昆生理事长的带领下,如约赴滇,进行交流参访。他们带着12万在台云南同乡的心绪,带着饱含全体同乡的拳拳心意,回来了。回家看一看,走一走,感受家乡的纯朴、感受家乡的热情、感受家乡的粗犷、感受家乡的豪迈,更多的是感受家乡的那份不舍与依恋;感受家乡人民的坚强,建设美好家乡的愿景和七彩云南的秀美。

       十月的云南,到处都是丰收景象。田间金灿灿的稻谷已经在辛勤的劳作下颗粒归仓,山头上满眼翠绿的树木有些已经更换黄叶迎接秋冬的洗礼,路边整洁的村庄穿上漂亮的外衣赶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车上的客人更是想把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定格在眼里烙印在心头。各式各样的相机不停地闪烁着,记录着一路的美景,一路的心情,一路的欢悦,一路的收获;苹果、三星、IPAD一应俱全,都在WIFI状态下及时发送每时每刻的收获,让生活在海峡对岸,同一北回归线的同胞共同分享。相机的储存卡都已经换成32G的容量,手机充电宝随时随地连线手机,生怕没电损失掉记录一切的心情。相互之间,也在欣赏,每个人都成了自然美景下的模特,恨不得从头到脚、五体投地融入到一路的自然怀抱。

       最经典的《小河淌水》一路都在唱:“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远方……。”当年,赶马帮、走夷方和远征军的将士们,有的现今还生活在云南的崇山峻林中;有的留在了缅甸、泰国等异国他乡;有的随国民党军退居台湾两岸相望。参访团的同乡中就有几位是当年“赶马帮、走夷方和远征军将士”,更多的是故人子女和孙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是从何来”,诗中的情景在返乡之旅中真实体现。思念的阿妹,经过岁月的磨历已经是满面皱纹,可否还在望夫的山头搭手眺望?村前门口的小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叶长叶落可否也在想着远方的亲人归根?王文教授、蒋少良将军、杨蓁学长、李恒经编撰这些80多岁的老人,眼眶总是红润的,思绪万千,在悠扬的歌声中勾起了过去那段永不腿色的记忆,还是那么深情,还是那么愁畅。

      《印象丽江》以千万年不化的玉龙雪山为背景,600多名纳西族、僳傈族、彝族、藏族、白族等生活在与天最近最干净的地方青年演员们,为大家奉献上了最宏大、最精彩、最纯朴、最深情的原生态舞剧。勤劳、勇敢、善良、包容的丽江人,用纯洁的心、干净的水、香醇的酒向远在他乡的亲人描述着千年的故事,不老的传奇。大西北的羌族先民为了躲避战乱,寻找适宜生存的环境,经过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美丽富饶的玉龙山下,生息繁衍,与当地民族世代友好。千百年的衍变,羌族的后裔不断更新、不断改变,在唐朝李密大将军征战南诏国、元朝忽必烈征战大理国中都安然度过,保存完好;归顺明朝后,由皇帝赐姓土司为“木”、平民为“和”,并创造出洞经古乐、东巴象形文等独具民族特色的不朽的文化瑰宝,自此一个伟大的纳西民族诞生。在寻访先祖足迹的同时,参访团成员深深感受着中华文明的辉煌和灿烂,感受着永远也割舍不断的血脉相通的亲情。

      在聆听着“风花雪月”的故事,来到了洱海湖畔、崇圣三塔。大文豪金镛笔下的“天龙八部”依然侠肝义胆,荡气回肠;号称江湖四大高手之一的“南帝”,最终均以在苍山脚下的崇圣古寺皈衣佛法,遁入空门,延续了段氏皇爷几百年的统治王朝。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千百年来诉说着亘古不变的传奇。当世界文化遗产“元阳梯田”展现在大家眼前时,震憾从各自内心深处发出。为了第一时间观看梯田日出美景,凌晨530便出发,自备的“长枪短炮”更不可少,堪称“专业”架势。日出在群山的雾气中挣出了“头”,很快又被天边的乌云覆盖,变化莫测,瞬间即逝。鳞次栉比的梯田在晨光下美仑美奂,美不胜收。金色的阳光撒在梯田水面,时而万马奔腾,时而虎啸长林,时而琼楼玉宇,时而群山叠嶂。只听见相机的快门“咔咔咔”地响,此起彼伏,大气不喘,恨不得把每一刻的美景都定格。农耕文明成就了元阳梯田,元阳梯田展现了哈尼文化,哈尼文化赋予了梯田生命。

       西南联大的师生,兵分三路向远在抗战大后方的云南进发,千里行程,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壮志情怀。参观西南联大分校——蒙自旧址,又一次勾起了埋藏在内心深处那段饱受凌辱、抗日救亡的岁月。也是在那时,朱自清、闻一多、李公朴、华罗庚等文豪大家来到西南,为抗日救亡储存力量;也就在那时,多少热血青年投笔从戎,奔向抗战救亡的战场。王文老先生那时刚从黄埔军校毕业,分配在重庆参谋总部作为一名作战参谋,直接参与了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建水文庙,厚重的中华文化传承和尊师重儒的美德,延续了几千年。孔子像壁立在正堂之中,供世人敬拜;庙中的一块石碑、一片瓦块、一根石柱都有几百上千年的生命,都给中华民族以生命滋养。参访团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带着虔诚的心,膜顶敬拜。也是在文庙,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人与蒋少良将军拉起了家常,当得知蒋将军来自台湾国军时说道:“在有生之年,一定到台湾去看一看,并拜访蒋将军”,两人成了邂逅之交。

       在参访过程中,一位县领导举杯敬酒时,提出一个问题:“针对中日关系,作为台湾同胞有何看法?”,还是王文老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日本军国主义是我们的世仇大恨”。许安珠女士快人快语,并在席间发出大家内心深处的共鸣:“希望祖国早日统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相信,这是每一个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共同的心声。在参访出发前,得知普洱市景谷县遭遇6.6级强烈地震,同乡会决定从紧张的会费中挤出3万元人民币,通过云南海外联谊会捐赠给普洱地震灾区,表达了两岸一家亲、共同抗灾难的挚诚爱心。

      歌声不断酒不断,美酒醇香留亲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处处是真情。10天的时间,行程3000公里,每一个人心里都觉得太短、太短。“你的家乡在云南,我的家乡在台湾,从前我们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轻轻地唱着心中的歌儿,团结一心、相亲相爱,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经典的歌曲再一次唱起,久久回荡,令人忘怀。别了,在台湾的云南同乡,请永远记住你的家乡在云南;别了,在台湾的云南同乡,家乡的亲人永远牵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