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多点信息报送系统
  • 【高校统战】红河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建设

    来源:红河学院 2018-04-17 11:16:00

      红河学院党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建设各项工作,强化政治引领,着力打造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发展基础和机制基础,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实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建设。

      一、牢牢抓住思想建设这个根本,为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建设筑牢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学校党委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一堂政治必修课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抓好校院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党支部“三会一课”融入学、知识竞赛拓展学的基础上,学校党委组织了3期“红河学院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培训实现了所有师生党员和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全覆盖。全校各基层组织还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活动载体,全方位、多渠道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全校师生头脑、进学生课堂、进学生宿舍园区,通过狠抓学习,全校党员领导干部站位更高、师生精气神更足,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牢牢抓住平台建设这个载体,形成了以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红河学院党委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深入开展社的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了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文化活动品牌。一是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为载体,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养成教育。2014年成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通过组织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利用假期回到自己的家乡,通过民族语言+乡土典型接地气的宣讲方式,中国梦+中华文化+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内容的有效结合,以拉家常、讲故事、做志愿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少数民族学生用青春正能量感召邻里乡亲,在边疆边境民族地区形成邻里守望、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宣讲团自开展活动以来,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网等40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先后获云南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优秀奖,入选教育部全国80个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特别是2017年9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载关于“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迈进(砥砺奋进的五年)”一文中对红河学院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案例进行了专门报道,全国仅3家高校位列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已成为云南省一支极具特色的理论宣讲团队,有力助推了红河学院“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创建。二是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开展以彰显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自2009年起,每年举办 “校园民族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以此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交流,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汉族在内的10多个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服饰、特色饮食、舞蹈、传统体育运动作介绍和展示,在享受到民族文化大餐的同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活动举办以来深受师生的喜爱,成为红河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活动,并代表云南省申报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三、牢牢抓住内涵建设这个核心,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牢牢抓住内涵建设这个核心,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层面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为建设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提供了内涵引领,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设置了6个有关民族研究的科研机构,其中国际哈尼/阿卡研究中心成立以来,致力于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获省级以上奖10余项,部分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二是有关民族研究项目和奖项在质和量上均有较大突破。近五年来红河学院获得有关民族研究的各级别纵向科研项目有61项,有关服务民族地方发展的科研项目共计35项。三是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国门大学建设中,使“中华传统文化”“国际多元文化”“红河本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滇越跨境文化”“生态校园文化”等六大文化融为一体,不断充实“国门大学”文化内涵,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校热情,既有效支撑了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特色发展战略,又为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凝心聚力发挥了智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