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多点信息报送系统
  • “安捏咱诺硕”--请到我们家做客

    来源:迪庆日报传媒 2016-02-19 10:23:00

        2月16日正值藏历火猴年正月初九。此时的德钦县羊拉乡萨荣村民小组,田间栽种的麦子已流淌着春天的气息,炊烟袅袅,白色藏房,雪山脚下的村庄展现勃勃生机。
    桌子上摆满了饮料、零食。
        早上七点,阿主一家已经早早起来把火塘的火烧好,准备好酥油茶。火炉上,炖在大铁锅里的羊肉已经咕嘟咕嘟地冒着香气,客厅的藏桌上,整整齐齐地堆满了饮料、零食和各种节庆时的特色食品。招待客人的东西一切都准备好后,阿主一家就分头到村里去请客人了。
    正在酿酒的阿主大妈。
        “安捏咱诺硕!”藏语意为“请到我们家做客。”萨荣村和德钦县其他一些地方的风俗一样,过年有着请春客的习俗,准备好美酒与食品,邀请村里的贵客亲友和邻居们来家里做客。这一天,如果家里来做客的人多,意味着来年的日子已经开了个好头,将是个红红火火的好年。
    在路上“抢客人”到家里做客。
        萨荣村民小组共有33户农业户,两家人或几家人会在同一天请春客,这时,主人家就会在村里“抢客人”,有时,本来是这家邀请来的客人,还没进家门,又被另外一家拉走,也有时,客人都坐到了某家里,而又被热情好客的村里人拉到另外一家。 
        在省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返乡过年的藏族姑娘此里卓玛连续好多天被请吃春客饭,转完这家、去那家,她笑称:“根本停不下来”。在这里,“请到我们家做客”是淳朴的藏民表达热情好客的方式。不管认不认识,只要村里来了远方的客人,都会被请到家里吃肉、喝酒,临走时还送青稞酒等土特产。这样的春客,会邀请村里的父辈老人、在外工作回乡的客人以及村里的年轻男女。她们边吃饭、边敬酒,欢声笑语地聊着新年的话题。
    村民们欢聚一堂。
        73岁的阿佳区初如今还身体硬朗,行动方便,这一天,她已经被好几家村民来邀请了。德高望重的一些老人和贵客,在春节里,一天吃上六七顿饭也是寻常事,尽管转来转去,吃不上几筷子,但是只要有人来请都会去,以示尊重。 
        对于以前贫困的日子,不光是老一辈,一些80后的年轻人也还记得。如今33岁的旺堆,就因为家庭困难,读不起书,小学就辍学在家里帮忙。如今,他的大儿子就要入学就读德钦县第三小学。他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得多,以前,一年到头很辛苦,但仍然吃不饱穿不暖……过年吃的也很简单,而今,收入高的村民每年有10多万元,少一点的也有2万元,城里人享受的现代化,我们也能享受。农村税费减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农村养老保险等等惠民政策,让我们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村民们欢聚一堂。
        对过去的生活状况,萨荣村的村民都历历在目。从解放前到解放后,再到公社大队时期、土改、改革开放,群众的记忆总与吃穿住行离不开,而这些记忆也最为准确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脉搏。从吃饱到吃好,从穿暖到时常可以穿新衣服,从以前的破旧住房到如今每家漂亮舒适的新藏房,萨荣村的每户村民家都有一本记录幸福生活的账本。村里各家的藏房格局都差不多,彩电、冰箱等现代化电器已经走入藏民的生活中。阿主说:“在上世纪80年代前,电视机是什么都不知道,如今,谁家都放着大彩电。” 
        在萨荣村民大气端庄的神龛上,都供放着毛主席的画像。藏民们用一种传统和纯朴的方式,祈福幸福,生活、美好未来,感恩着共产党。 
        不光是春客,萨荣村还开展村里男女老少都能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春节期间,村民们白天做客,晚上到村活动中心唱歌跳舞,享受着民族团结、和睦共生的美好愉悦。
    聚餐。
        有人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平平淡淡的日子、红红火火的生活。在古老的萨荣村,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村民实实在在的幸福。与村民聊天的过程中,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那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如今的萨荣村,城市人享受的现代化设施或者是物质文明,也发展到这个边远的村落,经济发展了,萨荣村并没有丢掉该有的灵魂、脚步和炊烟。如今的新农村,市场经济以多种形式渗透和支配着他们的生活,村民的心依然平静得像金沙江水一样,不急不躁,心平气和的向着该流的地方流去。